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世界將會怎樣 巴菲特所言
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用盡世界將會怎樣
原油,近期持續暴跌,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大多數人的認知!
按照多數人的正常理解,起碼原油還是有價值的,不該這么跌,但它偏偏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情,就好比巴菲特所言,“只要你在這個市場足夠長,什么事情都可能看到”!
當面對美股多次熔斷的巴菲特,大呼活了89歲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,而對于國際原油如此暴跌,恐怕也是很難見到的場面吧?
咱們不說所謂的WTI原油5月合約一度出現負值的情況,就按正常行情軟件上的紐約原油最低下探6.5美元/桶這一歷史低位,行情軟件上已經非常恐怖了,擊穿了軟件正常顯示的自1986年來的最低位置!
隨著國際原油暴跌,又造成一系列踩踏事件,中國銀行突然宣布,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新開倉交易;投資者抄底國際原油,引發爆倉迅速成為熱搜。
2020年可以說是兩大黑天鵝,一個是新冠肺炎的全球波及,一個是國際原油的史無前例暴跌。或許有人會說美股暴跌或許是黑天鵝,但,美股暴跌只能算是灰犀牛,因為長達11年的美股牛市終結只是時間問題。
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,跟很多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者相同的是,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停抄底,但稍稍不同的是他們抄底的不是期貨,而是實物原油。
4月20日,特朗普在當天的白宮新冠肺炎工作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美國能源部的緊急石油供應將被填滿。“我們正在填滿美國國家石油儲備。我們希望增加7500萬桶的石油儲備。”
4月22日,澳大利亞能源部部長透露,澳大利亞已經耗費9700萬澳元,不斷從國際市場購買原油,不過,由于儲備能力不足只能暫時存放在美國。澳大利亞原油儲備可以滿足本國30天消費,但他們希望能達到90天。
全球航運巨頭Clarksons Platou分析師一份研究報告中披露,存儲在海上的石油已增至2.5億桶,全球海上儲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。
也就是說,國際原油買家正加大馬力,趁國際原油跌入地板價之際加大原油儲備,的確,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
緊接著,一系列問題又來了,國際能源署警告稱,全球存放原油空間已經達到極限!
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,自從1月份以來,剩余儲存空間每周都在大幅減少,3月底,全球原油 庫存總計約46.5億桶,4月底將達到52億桶。這已經給儲油設施實際運營能力帶來巨大壓力,按照推演5月底將沒有更多的儲油空間,6月,形式更加嚴峻。
所以,新加坡銀行一份報告稱,WTI原油6月合約到期可能再次發生拋售,除非原油需求改善或者美國消減原油產量,否則缺乏儲存空間或者存儲成本昂貴的問題不大可能得到解決。一旦需求仍然疲軟,買家無法找到儲存空間,油價會繼續受到嚴重打壓!

與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儲存空間缺乏,勢必形成石油倉儲成了稀缺資源,倉儲漲價基本合乎邏輯的。
正規渠道的,比如,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,自2020年6月15日起,期貨原油的倉儲費標準暫調整為人民幣0.4元/桶/天。
這是在之前的0.2的基礎上上調,也就是說企業花在存儲上的費用比原來增加了一倍。這僅僅是公開渠道咱們看到的消息,另一些渠道或許價格更高。
一邊是全球繼續肆虐的新冠肺炎,一邊是全球所剩無幾的儲油空間,一邊是日漸提高的儲油費用,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思考,仿佛都不利于國際原油的走勢。
很顯然,最艱難的時刻還沒到來!
最艱難的時刻就是,全球買家沒有更多的石油儲存空間的話,即使買家想買,卻無處安放,這讓國際原油情何以堪?國際原油價格將何去何從?

解鈴還須系鈴人!
對于事發于3月6日歐佩克+的會議沒有談妥,沙特與俄羅斯仿佛撕破臉皮,直接加大馬力生產原油是本輪原油暴跌的導火索,接下來可以說是一浪高過一浪,高潮迭起的國際原油價格波動,恐怕是絕大多數人始料未及的,甚至不可想象的。
對于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“斗氣”,顯然只是事物的表層,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因為“斗氣”而愿意損失巨大利益的,除非生活中的個人才會出現這種情況,否則,整個利益集團會指責相關當事人的“意氣用事”,然而,時至今日,咱們始終未曾看到沙特內部相關言論,也沒有見到俄羅斯內部相關言論。
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也并未看到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任何指責,隨著事件的逐步推演,仿佛事態已經逐步水落石出了。
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網站4月20日報道,2019年美國能源總出口量達23.6萬億英熱單位的歷史最高水平,這標志著67年來美國年度中能源出口首次超過進口。石油產品出口總額是美國能源出口的最大類別,自2011年以來,美國每年都是石油產品的凈出口國。
這次國際原油暴跌理論上受到打擊最嚴重的是美國頁巖氣、頁巖油企業,比如,4月1日,總部位于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懷丁石油公司(Whiting Petroleum)宣布已向法院申請破產,成為首家因為油價戰申請破產的企業。
在歐佩克+擴大會議中,很少有聽說過美國的聲音的,近日消息報道,美國得克薩斯州有能力強制消減石油產量,但得克薩斯州石油監管部門從1972年以來已經沒有執行過。
也就是說,在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,原油需求疲軟,而3月6日,歐佩克會議中,表面上看是沙特與俄羅斯未達成一致“惱羞成怒”開始的油價戰,而背后的邏輯是歐佩克+國家即使達成減持協議,而全球原油產能過剩危機也解除不了,因為美國人壓根不會參與減產計劃。
將欲取之,必故與之。
沙特這一開足馬力加大生產石油,結果是顯而易見的,誰先扛不住,誰就出來談判,到時候或許能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!
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三個月內用盡(附原文)
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三個月內用盡(附原文)原油需求斷崖式下滑,全球原油儲存空間將三個月內用盡
歐佩克公布最新月報顯示,預計2020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690萬桶/日,原油需求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。原油需求斷崖式下滑,全球的原油存儲空間也所剩不多。從新加坡到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,油罐里堆滿了原油、汽油和其他產品。中東的儲油能力不容樂觀,全球最大的產油國美國,戰略原油儲備基地也即將告罄。標普分析估計,全球原油等能源的剩余儲存能力為14億桶,其中陸地剩余儲存能力約為10億桶,海上剩余儲存能力約為4億桶。即便在考慮歐佩克充分減產的情況下,這些儲存空間也將會在2-3個月內被用盡。
然而在國際油價正處于歷史低位,供應泛濫的情況下石油公司利潤暴跌。卻賺得盆滿缽滿,日進斗金!全球第3大儲油商Nordic American Tankers(北歐美洲油輪,以下簡稱NAT)就表示,這是從未看過的市場,正在賺大錢。暫時無法出手的石油正在海上“流浪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Nordic American Tankers的股價近期表現也異常強勢。
全球航運巨頭Clarksons Platou公司分析師Frode Morkedal4月21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披露,儲存在海上的石油已增至近2.5億桶,全球海上儲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。
據媒體報道,NAT創始人韓森表示,他在業界很長時間了,近期的業務量比過去任何時期都好,他賺了大把鈔票,拯救了資產負債表,“我從未見過這么強大的市場”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網上有所的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和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指出,我們立刻刪除,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