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歷史

華坪趙氏與甘肅天水(圖)  趙氏天水堂

歷史 05-09

  華坪趙氏與甘肅天水(圖)

 趙氏天水堂

  趙氏天水堂

  麗江市華坪縣的趙姓,主要居住在縣城中心鎮及其周邊的楠木等鄉村。趙氏長輩人說,當地趙姓是個大族,以前家族里遇婚喪嫁娶、祭祖等重大活動、儀式時,在測算生辰八字的紙頁或祭祖的條幅上都會寫上“天水人氏”的字樣。另外,清末民初留存下來的華坪趙氏祖上的照片,也基本保留了甘肅西南部、四川西北部一帶羌人的打扮和裝束。據此,華坪的趙姓人家認定祖上是從甘肅天水遷移而來。但何時遷來?在此地延續了多少代?已無從考證。世事滄桑,族譜等文字資料也已蕩然無存。

  云南華坪的趙姓,與數千里之遙的甘肅天水,到底有著怎樣的關系?帶著疑問,筆者于2010年曾到甘肅天水探訪。

  初到天水,查看市區地圖,見標明有“趙家灣”、“趙家崖”、“趙家村”等多處與趙姓有關的地點。在市區伏羲廟廣場前,也有多處趙姓人家開設的字畫鋪面以及“天水趙氏泥人”的攤點,看來,趙姓在天水也是大族。

  天水還有一個趙氏祠堂,即“趙氏天水堂”,坐落在天水市最主要的大街解放大道的北側臨街一面,離伏羲廟只有100多米的距離。我去的時候,祠堂正在修繕。按天水古民居建筑模式修建的“趙氏天水堂”的門面及一進院落已修好,后面的幾進院落正在施工,均為磚木結構。祠堂兩邊的廂房,是典型的天水民居“一面坡”式樣。因當時“趙氏天水堂”全面修繕,未對社會開放。

  “趙氏天水堂”門面沿大街展開,估計有30米寬,四進院落的進深約有40米。一個祠堂,能夠在城市日益商業化和城市改造不斷升級的今天,在最繁華的大街上占有這樣寬闊的空間,實屬不易。從大門上的匾額內容來看,該祠堂的修繕更多的應屬天水趙氏后人的族人行為,這說明天水趙氏后人中還是有些能人的,否則,做不了這樣的文章。

  “趙氏天水堂”正門兩側,各佇立著兩株高大葳蕤、有著幾百年樹齡的古槐樹。4棵槐樹枝葉繁茂,郁郁蔥蔥,濃陰覆地,遮掩了半條街。在此路段,大街從古槐樹兩邊分流而過。天水在改建市區最重要的大街時,仍然保留了這幾棵古槐樹,的確有環境眼光。

  “趙氏天水堂”的后面,是趙家巷、趙家大院。這是一片老民居,正在進行水、網、路的修建和完善,屬于城中村改造吧。趙家大院的大門上掛有當地政府“天水文物保護院落”的牌子,里面仍住著六七戶人家。

  很巧,在“趙氏天水堂”的修繕工地上,遇到一位當地中學退休的歷史老師,姓王。老人很健談,知道很多關于“趙氏天水堂”、趙家巷、趙家大院的舊事。

  王老師說,天水趙氏的祖上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初年。明初,朱元璋分封天下,追隨他打天下、原籍為江西的趙姓功臣被分封到天水,鎮守天水的武官、文官兩支均為趙氏族人。當時,趙氏文武官衙毗鄰,位置就在現在的“趙氏天水堂”一帶。武官官衙的屋頂、墻頭裝飾有馬頭雕塑,文官的則裝飾有書籍雕塑。在以后的年月里,天水的趙氏還與云南的趙氏也有聯系,有的甚至又從云南遷來。自明朝初年至現在,天水的趙氏已在此地繁衍生息700來年。

  王老師說,幾年前,他與住在趙家巷的一位趙氏耄耋老者很有交情,關于天水趙氏的很多脈絡都是老人告訴他的。趙老人黃埔軍校畢業后,曾在天水軍政界任職,一生坎坷。老人有幾個兒子現分居各處。老人在世時,算是居住此地趙氏家人的族長。老人已于前兩年在90多歲高齡上去世,未能與之面談,我頗感惋惜。

  據史書記載,明朝洪武年間,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、藍玉、沐英率領大軍平定云南后,讓“西平侯”沐英世代鎮守云南。此后兩百多年的時間里,沐氏家族一直為明王朝掌控著云南的局面。沐英率軍征討云南之前,曾被朝廷派往甘肅天水一帶征討駐防,當時朝廷封賞他的大量“賜田”就在甘肅平涼、寧夏固原一帶。沐英鎮守云南后,還得不斷派人到平涼、固原繼續打理地租田賦等,直到明朝隆慶年間,沐氏家族才把西北的田產基本處置完備。天水與平涼、固原相毗鄰,有著這樣的前提,也就為當時分處云南、甘肅天水兩地,隨沐英一道南征北戰的趙氏族人的相互走動提供了便利條件。因此,王老師所說“天水的趙家有的還是從云南過來的”,并非子虛烏有,是與歷史情況相吻合的。

  要對華坪趙氏之“天水人氏”家世起源作更詳盡的了解和考證,需待一兩年后“趙氏天水堂”修繕完備。屆時,估計里面會收集陳列趙氏族譜等資料,王老師所說的一些情況可能也會得到佐證。

  在緊鄰華坪的永勝縣,筆者曾在城邊靈源古寺里見到一塊匾額及一副楹聯,落款是“天水趙學唐”,由此也可以推想甘肅天水趙氏與滇西北趙氏的關系。

  通過對文獻資料及口傳資料的初步探究,筆者認為,明朝洪武年間,天水趙氏族人隨軍遷移到云南來,與明朝初年的“寓兵于農,屯民實邊”政策不無關系。此后,遷移到云南的趙氏也有回遷天水的。云南的趙姓“天水人氏”,最初可能分居于大理、鶴慶、永勝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,而華坪在當時就屬于治所設于永勝的“瀾滄衛”管轄。但是,歷史的情形在沒有確切證據時,會有多種可能性,華坪趙姓的“天水人氏”也不排除從西北到成都平原,經川滇茶馬古道,由西昌沿安寧河谷進入云南后,最先選擇在川滇交界的華坪定居下來,然后又分遷各地。

  以上僅是筆者的一孔之見,但無論如何,探尋一個姓氏的遷徙衍變,在相當意義上也是對整個歷史行程的捕捉。正如甘肅天水對趙家大院掛牌保護,保護的不是某族某姓的院落,而是對一段歷史足跡的保護,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。(作者單位:云南電網公司昆明供電局)

版權聲明
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網上有所的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和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指出,我們立刻刪除,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
留言與評論(共有 0 條評論)
   
驗證碼:

天水在線-讓世界了解甘肅天水

天水在線-今日天水新聞門戶

| 浙ICP備05082053號-1

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

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

天水在线-天水生活门户网鉴黑担保网-最权威的全网担保平台-信用菠菜额度担保网-500万担保平台网投-全网担保网qwdb-全网担保平台曝光-菠菜担保论坛-全网担保网论坛